留余地

首页 / 留余地
留余地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三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3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liú yú dì

释义

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,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

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11卷:“此狐眼光如镜,然词锋太利,未免不留余地矣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与做事

近义词
反义词
留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说话办事不走极端;留有回旋和变通的余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你别把话说得那么绝对,还是留有余地,万一事情办不成,你不至于太尴尬。
  • 释义: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,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。同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只要还有生命,就有将来和希望。
  • 释义: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 昌 猛 與單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諾水 東山 ,刑白馬,單于以徑路刀金留犂撓酒,以 老上單于 所破 月氏王 頭爲飲器者共飲血盟。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:“徑路, 匈奴 寶刀也。金,契金也。留犂,飯匕也。撓,和也。契金著酒中,撓攪飲之。”用宝刀“徑路”、饭匕“留犂”搅酒,作血盟之饮,是 汉 时 汉 与 匈奴 间订盟的一种仪式。后以“留犂撓酒”谓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订立和约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》:“留犂撓酒得戎心,繡袷通歡歲月深。” 宋 秦观 《送林次中奉使契丹》诗:“留犂撓酒知胡意,尺牘貽書見 漢 情。”
  • 释义:指喜欢一个地方或环境或伴随情况而延缓启程,舍不得离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地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天地:风格或境界。另外有一种境界。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白天的大街景象独特,呈现出别有天地的别样风情。
  • 释义:见“参天两地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为《易》卦立数之义。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尺寸:形容数量少。面积狭小的封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先祖披荆斩棘,才拥有这尺寸之地,子孙却不珍惜,轻易送人如草芥。
  • 释义:指整个宇宙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