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如悬河

首页 / 口如悬河
口如悬河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kǒu rú xuán hé

释义

见“口若悬河”。

出处

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十七卷:“德称口如悬河,宾主颇也得合。”

用法

口如悬河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口才很好。

典故
  • 晋朝读书人郭象,他善于思考问题,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谈话上,他经过潜心研究老子、庄子的学说,不愿意做官。他谈起话来引经据典,头头是道,人们对天很敬佩,评论他的谈话好像“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”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have the gift of the gab

口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口燥唇干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。指说话狂妄、放肆。也指胡说八道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河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。形容美好的国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祖国的南方,点缀锦绣山河风光的,不是清脆的鸟鸣,而是嫩绿的新叶。
  • 释义:泛指所有的江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口若悬河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砺带河山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被杀的人极多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