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不二价

首页 / 口不二价
口不二价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kǒu bù èr jià

释义

谓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。

出处

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韩康》:“常采药名山,卖于长安市,口不二价,三十余年。”

用法

口不二价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买卖等。

典故
  • 汉朝时期,出身豪门的韩康不愿入仕当官,经常游名山采药到长安市场上去卖,三十年如一日坚持言不二价。有一次,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,讨价还价,女子说她早就知道韩康言不二价,韩康叹息自己隐名避世还是被人认出,就隐遁于霸陵山中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No bargaining.

口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口碑:众口称颂就像文字刻在石碑上;载:充满。群众的称颂一路上都能听得到。形容到处受人称赞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只听他口若悬河地在那儿瞎吹,却不见有几个人在听。
  • 释义:形容人情绪激动,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价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;不讨价还价。后也泛指说出话来;不再改变。也作“口不二价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说话算数,言无二价
  • 释义:买卖东西,卖主要价高,买主给价低,双方要反复争议。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,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。
  • 释义:形容物品珍贵,价值极高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瞒天:漫天,指无限度;讨价:指卖东西的人要价钱。没有限度的要高价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