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钵催诗

首页 / 击钵催诗
击钵催诗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jī bō cuī shī

释义

指限时成诗。比喻诗才敏捷

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7回:“七步八叉,具有成例,古人击钵催诗,我要击钵了。”

用法

击钵催诗作谓语、定语;指限时成诗。

典故
  • 南朝时期,齐竟陵王萧子良常于夜间邀文人学士饮酒赋诗,刻烛限时,规定烛燃一寸,诗成四韵。萧文琬认为这不是难事,就与丘令楷、江拱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,要求钵声一止就做成一首诗
成语翻译
英语:

celebration of festive occasions by poets

击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击:敲击;筑:古乐器名。敲击着筑,唱着悲壮的歌。形容慷慨悲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要害:易于致命的部位,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。正打中致命的部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事前做了调查,心里有底,所以讲话能击中要害
  • 释义:攻打撕裂。形容争斗激烈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快速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诗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杜:杜撰、臆造。杜默:指孤陋寡闻。孤陋寡闻,随意杜撰之诗。
  • 释义:呵笔:吹热气解冻笔;寻诗:寻觅诗句。形容冬日苦吟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绘画当中具有诗意。形容画画得很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王维是个诗人,又是位画家,他的作品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诗画相得益彰,堪称世间一绝。
  • 释义: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。比喻有才气、文思敏捷。与「七步成章」义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把诗系在燕子的腿上,让它传递给亲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