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舟破釜

首页 / 焚舟破釜
焚舟破釜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fén zhōu pò fǔ

释义

釜:古代用的锅。烧掉船只打破锅。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。

出处

南朝·颜竣《为世祖檄京邑》:“支军别统,或焚舟破釜,步自姑熟,或迅楫芜湖,入据云阳。”

用法

焚舟破釜作谓语;同“破釜沉舟”。

焚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焚烧树木林,猎取禽兽。比喻只图眼前利益,不作长久打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焚林而猎不可取,损人害己更伤未来。
  • 释义:竭:使……干涸;渔:打鱼。烧毁森林捕捉野兽,排干湖水去捕捉鱼。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,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把琴当柴烧,把鹤煮了吃。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坑:挖坑活埋;儒:儒生;读书人。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秦始皇执政时期,嬴政推行严苛政策,焚书坑儒,致使诸多典籍损毁殆尽。
  • 释义:焚香:点燃香火。礼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。烧香跪拜,以表尊敬服从之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釜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釜:锅。锅发出雷一般的响声。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,声势烜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。比喻情势危急,亟待挽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項羽 乃悉引兵渡河,皆沈船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以示士卒必死,無一還心。”釜,锅。打破饭锅,沉掉渡船。后用“沈舟破釜”表示决一死战。 明 朱鼎 《玉镜台记·燃犀》:“齧雪餐風,沈舟破釜,敢辭金革苦。” 明 张煌言 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臣念上游父老夾道遮留,奮不顧身,沈舟破釜,與虜轉戰兩旬,終於援絶勢孤,遂至潰敗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里事·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》:“﹝ 沈鎮東 ﹞欲令諸帥畢西渡,沈舟破釜。”参见“破釜沈舟 ”。
  • 释义:同“鱼游釜中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鱼游釜中”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