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时而举

首页 / 待时而举
待时而举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dài shí ér jǔ

释义

待:等待;举:行动。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

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运之盛衰,达时务之机变,所以养兵练将,待时而举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;指等待时机然后行动

近义词
待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等到好价钱再出售(沽:卖)。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;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既不愿意放弃本单位的优厚待遇,又向别的公司暗送秋波,待价而沽
  • 释义:要理不理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我找他帮忙,他却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,待理不理的。
  • 释义: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性格迷糊,在待人接物时总出洋相,令人啼笑皆非。
  • 释义: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,我军该暂时退却,待时而动,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。
  • 释义:待:等待;时:时机;分:本分。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举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举:举动。成功、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。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举:行动。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随便乱说,轻率行动。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臣生长筚门,不逮异物,虽有贤才,所未接识,不敢瞽言妄举,无以畴答圣问。”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值得赞叹的、令人惊奇的、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达到的事情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喻王者兴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