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严义正

首页 / 词严义正
词严义正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í yán yì zhèng

释义

措词严肃,道理正当。

出处

元·黄溍《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》:“为之开陈祸福,词严义正,累数千言。”

用法

词严义正作谓语、状语;指言辞严厉,道理纯正。

近义词
  • 义正严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be severe in tone and just in stand

词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穷:完,尽;极:终,到头。把话说完,把理讲透。
  • 释义:词:言语,词句。逮:到;及。指说话、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、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。
  • 释义:形容由于心虚而说话吞吞吐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达:表达。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。也作“文不逮意”、“辞不达意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这位语文老师表达能力欠佳,总是词不达意,让人困惑。
  • 释义:谓再也找不到理由,无话可说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正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强词夺理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指去掉邪恶,归于正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军队阵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强大威武;正正:整齐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堂堂正正地做人,踏踏实实地做学问。
  • 释义:贤良:才能,德行好;方正:正直。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,唐宋沿用,设贤良方正科。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过欧战并取胜的男男女女而言,德国投降日是对邪不压正的一项令人雀跃的伟大证明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