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令夜遁

首页 / 朝令夜遁
朝令夜遁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āo lìng yè dùn

释义

令:召。早上被征召,晚上就隐退。形容甘于隐居避世

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臧丈人昧然而不应,泛然而辞,朝令而夜遁,终身无闻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为人

朝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。
  • 释义: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奸臣当道,朝野上下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,民不聊生。
  • 释义: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战乱动荡时期,风云不测,人们皆有朝不保夕之感。
  • 释义:齑:腌菜。早餐用腌菜下饭,晚饭蘸盐进餐。形容饮食简单,生活清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情况危急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虽遇着几多施主,究竟仰食他人,朝不及夕
遁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追亡逐北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遁:逃跑。鸟兽奔逐逃避。比喻人奔波追逐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遁:隐去。藏身于深密之处,远远地离开人群。指避世隐居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,即行遁逃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