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暮之年

首页 / 迟暮之年
迟暮之年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chí mù zhī nián

释义

迟暮:黄昏,比喻晚年。指人至老年。

出处

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三回:“年兄之论固正,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,当此严冷之际,塞外驱驰,良不容易。”

用法

迟暮之年作宾语;比喻晚年。

造句

1.他虽已步入迟暮之年,但身体仍健壮如初,精神矍铄。

2.无论如何,她们都能保持魅力直到迟暮之年,22岁或44岁都一样迷人。

3.即使到了迟暮之年,他仍旧充满活力,精神饱满。

4.在我迟暮之年,神赠予我昔日的鲜花,它们依旧绚烂如初。

5.哪个设备厂商会制造这种像是“步入迟暮之年”的老旧设备?

6.许多美国人至迟暮之年,仍坚持继续工作,奉献社会。

7.年轻时忽略时间流逝,迟暮之年才知珍惜美好时光。

8.眼看草木凋零我悲伤不已,担忧美人迟暮之年将至。

9.秋风萧瑟落叶飘,作者的笔下流露出美人迟暮之年的哀愁。

10.迟暮之年回到故乡,漂泊的心也会随着归家而安定。

近义词
  • 桑榆暮年
反义词
  • 二八年华
成语翻译
英语:

evening years

迟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迟疑观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犹豫等待,不作决定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拿不定主意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迟迟:慢慢地。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。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。
  • 释义:犹言迟疑不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年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,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,有“肥冬瘦年”之谚。见宋无名氏《豹隐纪谈》、宋范成大《吴郡志·风俗》。
  • 释义:风烛:风中的烛火。风中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;人生垂暮之年的残余时日;随时都可能完结。比喻人到垂暮之年;活不长久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迈入风烛残年的无依老兵,需要社会大众的援助及关怀。
  • 释义: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躅:足迹,引申为行为,品行。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龟鹤的寿命很长。比喻人的寿命很长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