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正之旗

首页 / 正正之旗
正正之旗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ABC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èng zhèng zhī qí

释义

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
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
用法

正正之旗作宾语、定语;指军威。

近义词
正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正大光明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端正自己的言行,清静内心。比喻修身养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公正而无私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纯正优雅的音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,世称“正始之音”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旗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与众不同,加成一家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作战勇敢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随风摆动,顺势迎合,奉承别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作战勇敢。 元 郑光祖 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統雄兵劈面相持,驅貔虎撦鼓奪旗。” 元 关汉卿 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親傳將令逞威風,撦鼓奪旗有誰同。” 元 高文秀 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撦鼓奪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飛。”
  • 释义:搴:拔取。拔取敌旗,斩杀敌将。形容勇猛善战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