瞻前顾后

首页 / 瞻前顾后
瞻前顾后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ān qián gù hòu

释义

瞻:向前望;顾:回头看。原形容做事谨慎;考虑周密。现也形容顾虑太多;犹豫不决。

出处

战国 楚屈原《楚辞 离骚》:“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
用法

瞻前顾后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
典故
  • 战国时期,楚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,在官场上屡遭排斥,楚怀王对他的提议置之不理,他内心十分痛苦,他只有通过诗歌来宣泄自己,在《离骚》中他写道:“夫惟圣哲以茂行兮,苟得用此下士。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造句

1.哪怕是一件小事,王明都瞻前顾后

2.遇事瞻前顾后,犹豫不决的人,怎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来。

3.要使活动圆满结束,事前就必须瞻前顾后,对各种状况进行沙盘推演,才不致无法应付突发事件。

4.这件事看似无关紧要,其实涉及多方利益,必须瞻前顾后地审慎处理。

5.大胆果断的人往往能抢得先机,瞻前顾后、犹豫不决的人则容易被社会淘汰。

6.你老是这样瞻前顾后,是没办法成大事的!

7.诸葛亮筹谋的每个战略,都是瞻前顾后,十分周密,甚至连退路都设想好了,真不愧为一代军师。

8.凡事在进行前都应有周密的计画,最好能瞻前顾后,设有备案,以免一有意外就无法补救。

9.世事本就难料,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,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。

10.有什么意见尽管提,不要瞻前顾后,闪烁其辞。

成语翻译
英语:

look ahead into the future and back into the past

日语:

あとさきをよく考える,優柔不断である

俄语:

действовать с огляткой <проявлять нерешительность>

德语:

nach vorn und hinten blicken

法语:

agir avec circonspection,avec précaution

成语歇后语

瞧瞧过去,看看未来 | 走上步看下步

成语谜语

汽车反射镜(打一成语)

瞻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咨嗟:赞叹。左顾右看,不停地赞美。形容感触颇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瞻:视,望。形容难以捉摸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思前想后,反复思考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陟:升,登;屺:没有草木的山。望云登山。比喻非常思念亲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看见菖蒲初生,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士容论》:“冬至後五旬七日,菖始生。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,於是始耕。” 南朝 陈 徐陵 《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》:“於是鎮之以清静,安之以惠和。望杏敦耕,瞻蒲勸穡。室歌千耦,家喜萬鍾。”
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品茶、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。多指傍晚一段时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的故事总被人们在茶余饭后当作闲聊的话题。
  • 释义: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抢前落后,不整肃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谓超越前人,以后也无一可相比。南朝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“绝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晋起居注·安帝诏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绝后。”《野叟曝言》六九回:“飞娘咋舌惊叹道:‘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,守节不变,犹人所能,至宁死而不显,婆婆之失,则真可超前绝后矣。’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她是肩负使命的人,绝不愿甘居人后,更不会落后于时代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