郢书燕说

首页 / 郢书燕说
郢书燕说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ǐng shū yān shuō

释义

比喻牵强附会,曲解原意,以讹传讹。

出处

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》:“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,夜书,火不明,因谓持烛者曰:'举烛',云而过书'举烛'。……燕相白王,王大悦,国以治。治则治矣,非书意也。”

用法

郢书燕说联合式;作宾语;含贬义。

典故
  • 古时候,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。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。写信的时候,烛光不太亮,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:“举烛。”(把蜡烛举高一点)可是,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,嘴里说着举烛,也随手把“举烛”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。燕相收到信以后,看到信中“举烛”二字,琢磨了半天,自作聪明地说,这“举烛”二字太好了。举烛,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;要倡行光明,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。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,燕王也很高兴,并按燕相对“举烛”的理解,选拔贤能之才,治理国家。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。郢人误书,燕相误解。国家是治理好了,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。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。根据这个故事,后人引申出“郢书燕说”这句成语,比喻穿凿附会,曲解原意。
近义词
郢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郢匠挥斤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郢匠挥斤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郢匠挥斤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典出战国楚宋玉《答楚王问》:“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巴人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;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;其为《阳春白雪》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……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后以“郢中白雪”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 郢匠揮斤 ”。 唐 刘禹锡 《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》:“ 郢 人斤斲無痕迹,仙人衣裳棄刀尺。”
说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说来的;又在路上传播。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;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请不要轻信那些道听途说的传闻,它们可能并不真实。
  • 释义: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我好说歹说总算逃脱了发言差事。
  • 释义: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每家每户都知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