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
首页 / 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
  • 色彩
    贬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复句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八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8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táng láng bǔ chán,huáng què zài hòu

释义

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想到算计别人,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。

出处

《庄子·山木》:“睹一蝉,方得美荫而忘其身,螳螂执翳而搏之,见得而忘其形;异鹊从而利之,见利而忘其真。”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螳螂方欲食蝉,而不知黄雀在后,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。”

用法

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目光短浅

近义词
螳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自不量力,招致失败。同“螳臂当车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微弱的兵备。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薄戍緜冪,無異蛛蝥之網;弱卒瑣甲,無異螳蜋之衛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莊子》:‘ 蘧伯玉 謂 顔闔 曰:汝不知夫螳蜋乎?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’”
  • 释义:亦作“螗蜋奮臂”。犹螳臂当车。 唐 黄滔 《谢试官启》:“將憐其蜯蛤剖胎,只自迴旋於皎月;螗蜋奮臂,無辭殞碎於高車。” 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却说》:“卻乃提一旅之師,抗百萬之衆,何異螳蜋奮臂,羊豚鼓鬣。”
  • 释义:螳臂:螳螂的前腿;扼:控制;辙:行车的方向。螳螂举起臂来阻止车的前进。比喻自不量力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抢前落后,不整肃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谓超越前人,以后也无一可相比。南朝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“绝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晋起居注·安帝诏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绝后。”《野叟曝言》六九回:“飞娘咋舌惊叹道:‘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,守节不变,犹人所能,至宁死而不显,婆婆之失,则真可超前绝后矣。’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她是肩负使命的人,绝不愿甘居人后,更不会落后于时代。
  • 释义:形容夫妻感情融洽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,不留痕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"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