惩前毖后

首页 / 惩前毖后
惩前毖后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héng qián bì hòu

释义

惩:警戒:毖:谨慎;小心。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;以后小心;不致重犯错误。

出处

《诗经 周讼 小毖》:“予其惩而毖后患。”

用法

惩前毖后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。

典故
  • 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,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、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,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。管叔鲜等立即叛乱,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。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。
造句

1.对犯错误的人,我们应该采取惩前毖后、治病救人的态度。

2.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,才不会重蹈覆辙。

3.对醉驾采取“重典思维”,以惩前毖后,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。

4.对于犯错误的同志,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,我们都要坚持"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"的方针。

5.对于失足青少年,要坚持惩前毖后的方针,重在教育改造。

6.他这种惩前毖后的谨慎态度,值得我们多多学习。

7.对于李玮峰和崔鹏的问题,中国足协采取了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的态度,并没有一棍子将其打死。

8.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,而非赶尽杀绝。

9.错误不可隐瞒,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,以便惩前毖后

10.“惩前毖后,治病救人”是我们党挽救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。
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learn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

日语:

前(まえ)の誤(あやま)りを後(あと)の戒(いまし)めとする

俄语:

извлекáть урóк из ошибок прóшлого в назидáние на будущее

德语:

aus früheren Fehlern lernen,um künftige zu vermeiden

法语:

tirer la lecon des erreurs passées pour en éviter le retour

惩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惩一警百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警:警戒,也做“儆”。惩罚一个人以警戒多数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羹:浓汤;虀:通“齑”,咸菜。被热羹烫过的人,吃凉菜也要吹一吹。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,遇事过分小心,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人被滚汤烫过,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。羹,滚汤;韲,细切的肉菜,冷食品。比喻戒惧过甚。语出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懲於羹者而吹韲兮,何不變此志也?”《晋书·汝南王亮等传序》:“ 漢祖 勃興,爰革斯弊。於是分王子弟,列建功臣……然而矯枉過直,懲羹吹韲,土地分疆,踰越往古。”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互市档案》:“然則閉關之議可行乎?曰:懲羹吹韲,因噎廢食之見也。”亦作“ 懲羹吹虀 ”。 宋 秦观 《谢馆职启》:“束緼還婦,雖蒙假借之私;懲羹吹虀,尚慮譴訶之及。”亦省作“ 懲羹 ”。
  • 释义:惩:惩罚;儆:警告。惩罚一个人,以警戒众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抢前落后,不整肃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谓超越前人,以后也无一可相比。南朝梁·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“绝后光前”李善注引《晋起居注·安帝诏》曰:“元功盛德,超前绝后。”《野叟曝言》六九回:“飞娘咋舌惊叹道:‘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,守节不变,犹人所能,至宁死而不显,婆婆之失,则真可超前绝后矣。’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指人不求上进或有意不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她是肩负使命的人,绝不愿甘居人后,更不会落后于时代。
  • 释义:形容夫妻感情融洽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,不留痕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