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
松字的基本信息
  • 拼音:sōng
  • 繁体字:鬆
  • 总笔画:8
  • 部首:木(木字旁)
  • 部首笔画:4
  • 声调:阴平
  • 结构:左右结构
  • 造字法:形声
  • 是否常用:是
  • 汉字五行:木
松字的基本解释

◎ 种子植物的一属,一般为常绿乔木,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。种子可榨油和食用:松针。松脂。松香。松子。
◎ 稀散,不紧密,不靠拢,与“紧”相对:捆得太松。土质松软。蓬松。宽松。疏松。松懈。
◎ 放开:松手。松绑。松心。
◎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:肉松。鱼松。
◎ 姓。

松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sōng 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木,公声。本义:松科植物的总称) 同本义 [pine]
松,松木也。——《说文
山有乔松。——《·郑风·山有扶苏》
如松茂矣。——《·小雅·斯干》
出户望南山,松生石上,剑在其背。——《搜神记·干将莫邪》
(2) 一般为常绿乔木,很少为灌木,树皮多为鳞片状,叶子针形,花单性,雌雄同株,结球果,卵圆形或圆锥形,有木质的鳞片,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。又如:松塔;松涛;松针;松脂;松亭(旁边有松树的亭子);松活(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、鹤、鹿、亭等形状,作为冥器,叫做松活);松肪(松脂);松扇(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);松钗(松树的枝叶);松腴(松脂);松花绿(亦作“松花”、“松绿”。偏黑的深绿色,墨绿);松篁(松树与竹子)
词性变化

鬆 sōng 
〈形〉
(1) 发乱;乱发貌 [tangled]
首蓬松以半散,支棘瘠而枯踈。——唐· 陆龟蒙《自怜赋
(2) 不紧 [loose;slack]
蜂须蝉翅薄松松,浮动搔头似有风。——唐· 王建《宫词
(3) 又如:松宽(亦作宽松。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,放松);松松爽爽(轻松爽快);松怠怠(赖散的样子);松通(宽松,放宽)
(4) 不坚实 [light and flaky;soft]。如:松脆;这点心松脆可口
(5) 经济宽裕 [not hard up]。如:“手头松”;松通(舒散,流通,宽裕)
(6) 不中用 [useless]
有这等一个松驸马。——明· 汤显祖《南柯记
(7) 慢 [slow]。围棋术语
松,慢也。棋家取其玲珑透空,疏而不漏之谓也。——宋· 徐铉《围棋义例

鬆 sōng 
〈名〉
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[dried minced meat]。如:肉松;鱼松;鸡松

鬆 sōng 
〈动〉
使松弛 [loosen]。如:松松螺丝;松帆

松字的起名寓意

(sōng)指松树,取名寓意像松树一样坚毅高尚。

松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

[①][sōng]
[《廣韻》祥容切,平鐘,邪。]
1”的今字。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亦作“1”。“1”的今字。
(1)木名。松科植物的总称。常绿或落叶乔木,少数为灌木。树皮多为鳞片状,叶子针形,球果。材用很广,种子可食用、榨油,松脂可提取松香、松节油。
(2)坚贞的象征。参见“松心”。
(3)长寿的象征。
(4)姓。隋有松贇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
(5)“”的简化字。
[②][cóng]
通“1”。亦作“2”。“2”的今字。
依从,随从。

松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

[上古音]:东部邪母,ziong
[广 韵]:祥容切,上平3鍾,sóng,通開三平鍾邪
[平水韵]:上平二冬
[唐 音]:*ziong
[国 语]:sōng
[粤 语]:cung4
[闽南语]:chheng5,siong5

带松字的诗句

陶潜酷似卧龙豪,万古浔阳松菊高。——清朝· 龚自珍《舟中读陶诗(陶潜酷似卧龙豪)》

松排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春题湖上》

泠泠七弦上,静听松风寒。——唐朝· 刘长卿《听弹琴》

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——唐朝· 贾岛《寻隐者不遇 / 孙革访羊尊师诗》

松间沙路净无泥,潇潇暮雨子规啼。——宋朝· 苏轼《浣溪沙·游蕲水清泉寺》

碧虚无云风不起,山上长松山下水。——唐朝· 刘禹锡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

松叶堪为酒,春来酿几多。——唐朝· 张九龄《答陆澧》

秋声万户竹,寒色五陵松。——唐朝· 李颀《望秦川》

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。——元朝· 张可久《人月圆·山中书事》

旧山松竹老,阻归程。——宋朝· 岳飞《小重山·昨夜寒蛩不住鸣》

与松字同音的字
与松字同部首的字
与松字同笔画的字
与松字同五行的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