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车卧辙

首页 / 攀车卧辙
攀车卧辙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pān chē wò zhé

释义

见“攀辕卧辙”。

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更始元年,遣使征霸,百姓老弱相携号哭,遮使者车,或当道而卧。”

用法

攀车卧辙作谓语、定语;指好官离任。

典故
  • 汉朝时期,侯霸做淮平大尹时,处理政事十分注重老百姓的利益,爱民如子。刘秀当上皇帝后,调侯霸当大司徒,派使者去请霸,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号哭,挡住使者的车子,甚至有卧到车子底下不让他离开,都希望他能留在当地任官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try to stop the departure of a popular official by grasping the shafts of his carriage and lying down in the wheel-ruts

攀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。比喻人想往高处攀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攀:攀附。攀援青云而上天。比喻仕宦登进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攀:牵挽。拉亲戚关系,认作朋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用今人与历史上的古人相比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攀:牵挽;扣:套住。拉住车辕牵住马匹。形容热情挽留,不肯放行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辙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按同一规格,闭门造车子,用起来自然合辙。《景德传灯录·匡悟禅师》:“问:‘如何是闭门造车?’师曰:‘活计一物无。’曰:‘如何是出门合辙?’师曰:‘坐地进长安。’”明何景明《述归赋》:“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,出门合辙,不烦登途比试矣。”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出门合辙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辙:车轮碾过的痕迹。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枯鱼:干鱼;涸辙:干的车辙沟。比喻陷入困境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凭轼:靠着车前扶手;结辙:车轮的辙迹相迭,形容车马络绎。驾车奔走,不绝于道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