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复孑遗

首页 / 无复孑遗
无复孑遗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wú fù jié yí

释义

孑遗:遗留,剩余。没有再留下什么。

出处

唐·牛峤《居延部落主》:“周岁无复孑遗,水银后亦失所在。”

用法

无复孑遗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近义词
无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晓:知晓。没有人不知道。形容很有名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到尽人皆知的地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没有人居住的地方。同“无人之境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没有人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问津:询问渡口。比喻没有人来探问、尝试或购买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遗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捐:舍弃。小的大的都不舍弃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纤悉:细微详尽;遗:遗漏。一点都没有遗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纤:细小;遗:遗漏。一点儿都没有遗漏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◎ 小学而大遗xiǎo xué ér dà yí[learning trivials while giving up imporeance] 小的方面则要学习,大的方面却放弃。小,指不知句读;大,指不解疑难问题。而,转折连词,可是。遗,弃小学而大遗,吾未见其明也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遗:遗漏。形容学识渊博,无所不知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