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视目听

首页 / 耳视目听
耳视目听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ěr shì mù tīng

释义

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

出处
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•仲尼》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视而目听。”

用法

耳视目听作谓语、定语;指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

典故

《列子.仲尼》记载,传说春秋时,陈国的亢仓子能用耳朵看、眼睛听。鲁国国君听说后用厚礼把他请到鲁国,并问他是否真是如此。亢仓子回答说:“这是误传。我能够做到视听不用耳目,但不能把耳目的功能倒过来。”

耳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耳目: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。周围注意的人很多。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喉舌:泛指说话的器官,比喻代言人。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。比喻作为搜集、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耳目:指侦探消息的人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昭彰: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众人已听到和看到,十分明显。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无法藏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起到耳朵、眼睛、手臂的作用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。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听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悦人的甜美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叫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谓绝对服从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、害怕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危言:使人吃惊的话。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,使人惊疑震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娓娓: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。形容善于讲话,使人喜欢听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"耳视目听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