忧国忘身

首页 / 忧国忘身
忧国忘身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ōu guó wàng shēn

释义

忧:忧虑。一心忧虑国事,忘了自身安危

出处

《晋书·淮南忠壮王允传》:“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,忧国忘身,讨乱奋发,几于克捷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忧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许多诗篇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。
  • 释义:深刻忧虑,长远打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忡忡:忧愁不安的样子。心事重重;十分忧愁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为了白天的事,他忧心忡忡,辗转反侧。
  • 释义:焚:火烧。忧虑、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。形容十分忧愁、焦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因为儿子的生死未卜,他忧心如焚
  • 释义: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。形容十分焦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身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辞去官职,退居家中。
  • 释义:战国时,豫让受知于智伯。后,韩、赵、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。豫让为报知遇之恩,矢志复仇。于是漆身为厉,吞炭为哑,改变声音形貌,伺机刺杀赵襄子,事败而死。事见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、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。后以为忍辱含垢,矢志复仇的典实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焚身:丧生。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。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甲:铠甲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被发:散发;文身:身上刺花纹。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。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