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抔土

首页 / 一抔土
一抔土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三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3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ī póu tǔ

释义

一抔:一捧。坟墓的代称

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,陛下何以加其法乎?”

用法

作宾语;指坟墓

典故

汉文帝时,有人偷盗了高祖庙中的玉环,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规定,仅应弃市处死罪犯本人。但汉文帝知道后非常气愤,要株连抄斩盗者的亲族。大臣张释之认为,汉既有法律,就应该按照法律办理,不能依皇上的好恶而随意处置。盗窃了宗庙的器物若要抄斩亲族,那末盗陵劫墓的重罪,又该当怎样加重处理呢?

取一抔土,是掘开长陵的讳称。后因称坟墓为“一抔土”。今又以“一抔土”或“一抔黄土”转义指没落的反动势力或卑劣可耻的小人。

近义词
一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个鬼。形容遇事多疑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疾病传染,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骊珠:一种珍贵的珠,传说出自骊龙颔下。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土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,取该方颜色的泥土,覆以黄土,包以白茅,授予被封者。这是古代分封诸侯的一种仪式。《隶释·汉费亭侯曹腾碑阴》“其遣 費亭侯 之國” 宋 洪适 释:“ 高帝 約,非有功不侯。自 和帝 封 鄭衆 ,而苴茅裂土者相踵至,有同日十九侯者。”
  • 释义:开:开拓;疆:边疆;辟:开辟;土:国土。开拓疆域,扩展领土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离乡别土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离乡背井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立锥:插锥子。插锥尖的一点地方。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