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取蔽寒

首页 / 衣取蔽寒
衣取蔽寒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ī qǔ bì hán

释义

取:选取,采用;蔽:遮往。衣服只求抵御寒冷

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。”

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讲究穿着

衣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人消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。比喻虽居官位,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。同“衣绣夜行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衣服破破烂烂(褴褛:破烂)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。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,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,荣耀异常。同“衣绣昼行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居官食禄。同“衣租食税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寒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八百:形容多;孤寒:指贫困的读书人。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亡:没有。嘴唇没有了;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两者关系密切;相互依存;利害相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两国关系紧密,犹如唇齿相依,一旦一国遭难,必将唇亡齿寒
  • 释义: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唐朝贾岛和孟郊的诗歌风格,多以清切凄苦为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