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装就道

首页 / 束装就道
束装就道
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拼音

shù zhuāng jiù dào

释义

整好行装走上旅途。

出处

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•燕剑秋》:“生素闻西湖名胜,思往一游,束装就道。”

造句

1.他要到英国读书,昨天已束装就道了。

2.人到高年,愈加怀旧,如弟方便,余当束装就道,前往台北探望,并面聆诸长辈教益。

3.次晨,客晓梦未醒,而竹坡已束装就道北游京师。 

4.他不但不为我说项,还催我赶紧束装就道

5.“如弟方便,余当束装就道,前往台北探望,并面聆诸长辈教益”。

6.目前两人又已束装就道,准备参加即将于2月22日在密歇根州和亚利桑那州举行的共和党预选。

7.白崇禧心窍大开,立即束装就道,走马上任。

8.随即辞了太后,束装就道,于同治八年六月出京。

9.廖承志在信尾提到,“如弟方便,余当束装就道,前往台北探望”;在最后审阅时,邓颖超又别有深意地加了一句“伫候复音”——但彼岸的蒋经国仍沉默不语。

10.说罢,当即束装就道,直抵朝歌,先谒河内太守马棱,棱叹息道“君系儒生,应在朝就职,参赞谋犹,为何奉使到此?”。

束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束缊请火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。形容为官宽仁爱民。束杖,收起刑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汉书 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,以此称为长者。”后因以“束装盗金”谓无端见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 束緼請火 ”。
  • 释义:同“ 束手待斃 ”。宋 秦观 《进策·盗贼上》:“與其嬰錮金木,束手而受斃,孰若遯逸山海,脱身而求生。”
道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像天地一样公道。形容非常公平合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个害人精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,真是天公地道,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  • 释义:原为禅宗语;原指道无所不在。后多形容说话、做事条理清楚;道理充分;面面俱到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无论什么话题,只要出自他的口中,都被说得头头是道
  • 释义:指头头是道。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法;也比喻坏主意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因为由于环境和压力,他的这份能力身不由己地被引入了歪门邪道,人先变得坚强后懂得道德。
  • 释义:说话糊里糊涂,毫无见地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