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武挂冠

首页 / 神武挂冠
神武挂冠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én wǔ guà guàn

释义

南朝梁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”。见《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》。后以“神武挂冠”指辞官隐居。

出处

南朝梁陶弘景“家贫,求宰县不遂。永明十年,脱朝服挂神武门,上表辞禄”。见《南史·隐逸传下·陶弘景》。

用法

神武挂冠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典故
  • 南朝时期,梁国的陶弘景,自幼家贫,经过苦读而入仕,他没有当上大官,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,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,就于永明十年,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,上表辞官。辞官后,他就隐居山林
神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预料准确;善于估计形势;决定策略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神机妙算:诸葛亮草船借箭,真是神机妙算啊!
  • 释义:神道:本指天教,即神明之理,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。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种矛盾的鬼神思想与古代“神道设教”的影响有关,也与他们继承的正统儒家的鬼神观有关。
  • 释义: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,在于各人的领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原是谈诗的神韵,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,刚一露面又不见了。也比喻言辞闪烁,使人捉摸不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对于Y代来说,一个好的老板就像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林大师一样,潜伏在背后,只通过小小的暗示来领导他们。
  • 释义: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。形容艺术技艺高超,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可以用粉妆玉琢,精美绝伦,完美无疵。鬼斧神工,或者神工鬼斧都可以吧。巧夺天工也行。都是形容技艺非常精巧的。
冠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冠:帽子。愤怒得头发竖起;顶着帽子。形容愤怒到极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遭受到如此诬赖,难怪要怒发冲冠,大声申辩。
  • 释义: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;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;他的儿子很穷;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;模仿孙叔敖的神态动作;楚庄王终于感悟;封赠了叔敖之子。后指登场演戏;也指假扮成古人或模仿别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气概雄伟豪迈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