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襟解带

首页 / 披襟解带
披襟解带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pī jīn jiě dài

释义

比喻敞开胸怀,心地坦白。

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遂披襟解带,留连不能已。”

用法

披襟解带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典故
  • 晋朝时期,王羲之为会稽内史时,孙兴公推荐支道林,说他看问题拔新领异。王羲之自傲不愿见他。后来王羲之外出办事见到高僧支道林,就和他谈起了《庄子·逍遥游》,没想到支道林的论述十分精辟与新奇,王羲之披襟解带,洗耳恭听
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披头散发,衣襟向左边开。古指东方、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,含有落后、不开化之意。后亦借指异族入主。语出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微 管仲 ,吾其被髮左衽矣。”被,通“ 披 ”;衽,同“ 袵 ”。 宋 文惟简 《虏廷事实·披秉》:“胡兒自古以來,披髮左袵,習以爲俗。”亦省作“ 披髮 ”。 清 方文 《舟过芜湖寄怀沈昆铜》诗:“四海倏披髮,中原誰枕戈。”
  • 释义:披着蓑衣带着斗笠
  • 释义:沙里淘金。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披:劈开。比喻冲破黑暗,见到光明。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披:劈开。比喻冲破黑暗,见到光明。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带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蝉衫: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;麟带:有文采的衣带。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峨:高;博:宽阔。高高的帽子;宽宽的衣带。后比喻穿着礼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穿着峨冠博带的服饰,看起来充满古典的韵味。
  • 释义:钗分开,带断了。比喻夫妻的离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诈骗财物,诱拐孩子。
  • 释义:绣有蟒蛇的长袍,饰有玉石的腰带。指官服,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。亦作“蟒衣玉带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"披襟解带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