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心吊魄

首页 / 惊心吊魄
惊心吊魄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jīng xīn diào pò

释义

见“惊心动魄”。

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惧内供状》:“将登山临水,总是惊心吊魄之场。”

用法

惊心吊魄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说明事物。

近义词
惊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七二引汉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以来,善歌者鲁人虞公,发声清哀,盖动梁尘。”后因以“惊起梁尘”形容歌声高妙动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卓绝特异,使世人震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惊师动众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“绍遣将道路奉迎,身去邺二百里,与先主相见”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住荆州数年,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,见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还坐,表怪问备,备曰:‘吾常身不离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复骑,髀里肉生。日月若驰,老将至矣,而功业不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惊世骇俗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魄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美好的事物,让自己失去了自我,以至于像魂被取走了似的。
  • 释义:①形容心烦意乱,精神恍惚。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心意烦乱,精神恍惚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惊慌忧虑;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失魂落魄
  • 释义:失:丧失;魄:人的精神灵气。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