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断房谋

首页 / 杜断房谋
杜断房谋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dù duàn fáng móu

释义

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:“每议事帝所,玄龄必曰:‘非如晦莫筹之。’及如晦至,卒用玄龄策也。盖如晦长于断,而玄龄善谋,两人深相知,故能同心济谋,以佐佑帝。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“杜断房谋”。

出处

《新唐书·杜如晦传》:“每议事帝所,玄龄必曰:‘非如晦莫筹之。’及如晦至,卒用玄龄策也。盖如晦长於断,而玄龄善谋,两人深相知,故能同心济谋,以佐佑帝。”

用法

杜断房谋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。

典故
  • 唐朝初年,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为之服务,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。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,房玄龄感慨地说:“非如晦莫能筹之。”等到杜如晦来到时,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做出决断。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,人称房谋杜断
近义词
杜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杜口吞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闭住嘴巴,不出一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关闭门户,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教授数月来杜门不出,潜心做他的研究。
  • 释义:杜:杜撰、臆造。杜默:指孤陋寡闻。孤陋寡闻,随意杜撰之诗。
  • 释义:见“杜门晦迹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谋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兼听则聪,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铺:铺设。设下计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孙仲谋:三国时吴主孙权。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竖子:小子;谋:计议,商量。这小子不足以商量大事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