尝胆卧薪

首页 / 尝胆卧薪
尝胆卧薪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háng dǎn wò xīn

释义

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
出处

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路反国,乃苦身焦思,置胆于坐,坐卧即仰胆,饮食亦尝胆也。”

用法

尝胆卧薪作谓语、定语;指发奋图强。

典故
  • 春秋时期,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。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,受尽折磨,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,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,任用有贤能的人,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,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,后来终于灭掉吴国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stoop to conquer

俄语:

готовиться к мщению

尝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;脔:切成块的肉。尝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李老书未竟逝,我们只得尝鼎一脔,窥其学术之奥。
  • 释义:薪:柴草。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曾在被包围之中。
薪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,而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只看到小处,看不到大处。
  • 释义:目光敏锐,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,而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为人精明,只看到小节,看不到大处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汉王充《论衡·书虚》:“传言延陵季子出游,见路有遗金。当夏五月,有披裘而薪者。季子呼薪者曰:‘取彼地金来!’薪者投镰于地,瞋目拂手而言曰:‘何子居之高,视之下,仪貌之壮,语言之野也?吾当夏五月,披裘而薪,岂取金者哉!’”后遂以“披裘负薪”为高士孤高清廉,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把烟囱改为弯的;把柴草移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见识卓越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"尝胆卧薪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