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祸求福

首页 / 避祸求福
避祸求福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连动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ì huò qiú fù

释义

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。

出处

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臣不敢畏惮强御,避祸求福,与进(何进)合图,事无违异。”

用法

避祸求福作谓语、定语;指避免灾祸。

近义词
避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实:实力;就:接近;趋向;虚:空虚;虚弱。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;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。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。原作“避实击虚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违背本意而隐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避坑落井”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表示避免嫌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福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易·坤》: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吾闻之,唯厚德者能受多福,无德而服者众,必自伤也。”后谓有德者能多受福为“厚德载福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,只需顺从丈夫就行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福气特别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