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尘拔俗

首页 / 超尘拔俗
超尘拔俗

  • 色彩
    褒义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chāo chén bá sú

释义

尘、俗:佛教称尘世、人间;拔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;已超出人世。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;不同凡俗。

出处

宋 黄庭坚《与王周彦长书》:“盖登太山而小天下,观于海者难为水也。企而慕者,高而远虽其不逮,犹足以超世拔俗矣。”

用法

超尘拔俗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否定句。

造句

1.他的讲演超脱凡俗,充满深意,真可谓超尘拔俗,令人难以领悟。

2.她穿上新衣,仿佛超脱尘世,犹如超尘拔俗的仙女。

3.深深扎根在人们心目中的他,是一位超尘拔俗的英雄。

4.在学术研究中必须深入钻研,方能触及超尘拔俗的高深境界。

5.她性格温雅且坚韧,超尘拔俗,淡泊名利,就如一轮清冷高洁的明月。

6.她着装清雅,动作轻柔,尽显超尘拔俗的气质。

7.他气质独特,与众不同,总给人一种超尘拔俗的感觉。

8.反应迅捷超尘拔俗,身手矫健,竟比年轻人更灵活。

9.那位老道士白发垂腮,脸上沟壑纵横,尽显超尘拔俗的风采。

10.皇帝相邀也不随波逐流,能超尘拔俗,潇洒自如,漫步雨中,无畏无惧。

成语翻译
英语:

be over and above underworld

超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以外。指诗文的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超脱世事,自觉快乐和满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超脱世事,安闲快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以:用法等同“于”。超脱于物象之外。形容诗文意境雄浑、超脱。也比喻置身世外,脱离现实的空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第二章着重展示了苏雪林散文超以象外的意蕴美,体现在自然、知识和梦幻三大意象中。
  • 释义:轶:车辙;超轶:指后车超过前车;绝尘:脚不沾尘土。形容奔跑得极快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徐悲鸿的奔马神韵超轶绝尘,普通画家根本无法与之媲美。
俗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改变风貌习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出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超俗绝世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使民风纯朴敦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