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国之声

首页 / 亡国之声
亡国之声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wáng guó zhī shēng

释义

指淫靡的音乐。

出处
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亡国之声,不可遂也。”

用法

亡国之声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典故
  • 春秋末年,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。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,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。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亡国之声,听了会沉湎声色中。3年后,晋平公因贪色而亡
成语翻译
英语:

decadent music

亡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,或有失有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逃亡的人。也称冒险犯法;不顾性命的人。亡:无;命:名;亡命:逃匿则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类人(含贬义)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你是不要命了吗?怎么会跟那批亡命之徒往来呢?
声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雏凤:比喻优秀子弟;清声:清越的鸣声。比喻后代子孙更有才华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别看这孩子年纪小,绘画却是雏凤清声
  • 释义:放声痛哭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老子》: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王弼注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,不可得闻之音也。有声则有分,有分则不宫而商矣。分则不能统众,故有声者非大音也。”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:“以至音而希声,象而无形,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,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。”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喝:大声喊叫。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