滕薛争长

首页 / 滕薛争长
滕薛争长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téng xuē zhēng zhǎng

释义

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。指争夺尊位或首位。

出处

十一年春,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
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争斗

典故

春秋时,滕侯与薛侯到鲁朝见而争行礼先后。因滕与鲁为同姓国,薛与鲁为异姓国,故鲁隐公使人以周会盟同姓在先,异姓在后为据,婉转地说服薛侯答应了滕侯的要求。后以此用为互相争夺长次之典。

长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马齿徒增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人境遇穷困,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时间很久远。日:指时间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好久都没见面了,如果这样下去,日久天长了,我们之间的感情就会疏远了。
  • 释义:像山一样高耸,如水一般长流。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。后比喻恩德深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走在黄山之间,我为它的神奇秀丽所倾倒,歌颂巍峨的山躯;来到漓江之畔,我被它的山高水长所征服,称赞如梦的美景。
  • 释义:善善:褒扬美德;从长:源远流长的意思。原指褒扬美德,源远流长。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