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公钓鱼

首页 / 太公钓鱼
太公钓鱼
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拼音

tài gōng diào yú

释义

吕尚隐居,垂钓于渭滨溪,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,谈得极为投机,即拜为师。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,建立周朝。后遂用“太公钓、吕钓、渭钓、子牙垂钩、溪钓、渭滨垂钓、钓周、钓渭、垂钓溪、大钓无钩、直钩钓国、溪直钓、溪未遇”等写隐居、贤才待用,及贤能执政,大业盛隆;以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、直钩鱼”等表示心甘情愿。

出处

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,暴虐无道,荒淫无度,骄奢淫逸,烂杀百姓。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,又名姜子牙的大臣,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,便弃官而走,隐居在渭水之滨。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。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。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,求贤如渴,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,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“钓鱼”。一般人用弯钩钓鱼,弯钩上挂着鱼饵,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,诱骗鱼儿上钩。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,上面不放鱼饵,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。他一边高举钓竿,他一边钓一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边说:“鱼儿呀,愿意的就上钩吧!”

用法

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

造句

1.姜太公钓鱼的心态你体会过吗?他为了成功等待了80年。

2.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。

3.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,如果你不愿意,就不要加入进来。

4.所谓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,说的就是他那种愚蠢至极的人。

5.姜太公钓鱼其意不在鱼,而在等待,这种境界比一般的钓者不知高了多少。

6.你为什么怪我?你是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.

7.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别人的圈套.

8.姜太公钓鱼岛钓鱼,任凭风浪起,稳坐钓鱼台。

9.其枪系出于太公钓鱼枪法,而在尉迟敬德手中改易,提拦撕掳,拍挑点打,上阵威不可挡。

10.爱买不买,你管我标价多少呢?这叫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懂不?

太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太丘:东汉陈寔,曾为太丘长,世称陈太丘。指交游甚广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为情感所动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太山为五岳之首,北斗为众星所拱,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时世安宁和平,也指生活清静无忧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。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“会上御延英,谓宰相曰:‘天下何时当太平,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’僧孺对曰:‘太平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,百姓不至流散,虽非至理,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,非臣等所及。’”后以“太平无象”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鱼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是混水摸鱼。现在,至少有七百名一流高手伺伏在那儿,你去了,只是制造多一些无辜弟兄们为救你而送死。。
  • 释义:临:面对;渊:深水;潭;羡:希望得到。面对着深水潭;希望得到鱼。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;而无实际行动;仍不能如愿以偿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空有愿望,而无实际行动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。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这听起来很多,但也容易成为漏网之鱼
  • 释义:同“马如游龙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