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管乐器名,通常是竹制的,有八孔,横着吹奏:笛子。长笛。短笛。笛膜。
◎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:汽笛。警笛。
详细字义
◎ 笛 dí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竹,由声。本义:笛子,管乐器名,竹制,左一孔为吹口,次孔加竹膜,右六孔皆上出,又谓之横吹)
(2) 同本义 [bamboo flute]
笛,七孔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笛长尺有四寸。马融长笛赋,谓羌笛四孔,京君明加一孔,以备五音,是汉时五孔笛。
龠谓之笛。——《广雅》
(3) 又如:笛竹(用以制笛的竹子);笛吹(吹笛)
(4)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 [whistle]。如:汽笛;警笛
(dí)指笛子。
[①][dí]
[《廣韻》徒歷切,入錫,定。]
“篴1”的古字。“篴1”的今字。
(1)宙子。
(2)指响声尖锐的发音器。
[广 韵]:徒歷切,入23錫,dí,梗開四入青定
[平水韵]:入声十二锡
[粤 语]:dek6
[闽南语]:tek8
闲梦江南梅熟日,夜船吹笛雨萧萧。——唐朝· 皇甫松《梦江南·兰烬落》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——唐朝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更吹羌笛关山月,无那金闺万里愁。——唐朝· 王昌龄《从军行七首》
笛中闻折柳,春色未曾看。——唐朝· 李白《塞下曲六首·其一》
残星几点雁横塞,长笛一声人倚楼。——唐朝· 赵嘏《长安晚秋 / 秋望 / 秋夕》
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——宋朝· 雷震《村晚》
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——唐朝· 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
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——宋朝· 秦观《纳凉》
万里归船弄长笛,此心吾与白鸥盟。——宋朝· 黄庭坚《登快阁》
半天凉月色,一笛酒人心。——清朝· 袁枚《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