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
竹字的基本信息
  • 拼音:zhú
  • 繁体字:竹
  • 总笔画:6
  • 部首:竹(竹字头)
  • 部首笔画:6
  • 声调:阳平
  • 结构:独体结构
  • 造字法:象形
  • 是否常用:是
  • 汉字五行:木
竹字的基本解释

◎ 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◎ 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◎ 姓。

竹字的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zhú 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。“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“”的字大部分是乐器、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。本义:竹子)
(2) 同本义 [bamboo]。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杆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作造纸原料,还可以制成乐器
竹,冬生草也。象形。——《说文
伐竹取道,下见小潭。——柳宗元小石潭记
官用竹,皆令录厚头,积之如山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
(3) 又如:竹笋汤(竹板子);竹夫人(中空、有孔的竹编床上用品);竹撞(竹编提盒);竹箨(竹笋的皮;笋衣);竹笥(竹箱);竹蓖(竹棍。一端劈开的篾条,用于打人的一种刑具);竹笆(竹篱);竹皮(笋壳);竹母(带有笋芽的竹鞭);竹工(制造竹器的工匠);竹匠(用竹子编制器具的手工业者);竹席(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);竹笪(粗竹席);竹笠(竹丝或竹蔑编成的笠帽)
(4) 竹简 [bamboo slip]
明(抱)枯竹,守空言,不知趋舍之宜,时世之变。——《盐铁论
(5) 又如:竹刑(记载于竹简上的刑法条文);竹素(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与白绢);竹书(古代无纸,在竹简上记事书写)
(6) 古代八音之一,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[bamboo flute]
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匏竹在上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》
丝木匏竹。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太师》。注:“竹,管箫也。”
宴酣之乐,非丝竹。——欧阳修醉翁亭记
(7) 又如:竹人(吹奏竹制乐器的乐工);竹肉丝(泛指器乐和声乐);竹笛(竹制管乐器);竹管(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)
(8) 竹林 [bamboo forest]
公然抱茅入竹去。——唐·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

竹字的起名寓意

(zhú)指竹子。取名寓意自强不息、顶天立地,清雅脱俗、风度翩翩。

竹字在汉语字典的解释

[①][zhú]
[《廣韻》張六切,入屋,知。]
(1)一种多年生的禾本科木质常绿植物。嫩芽即笋,可食;茎圆柱形,中空,直而有节,性坚韧,可用作建筑材料及制造各种器物;叶四季常青,经冬不凋。
(2)指竹简。
(3)古乐八音之一。指竹制管乐器,箫管笙笛之类。
(4)姓。汉代有竹晏。见《通志·氏族二》。

竹字在音韵字典的解释

[广 韵]:張六切,入1屋,zhu,通開三入東知
[平水韵]:入声一屋
[粤 语]:zuk1
[闽南语]:tek4,tiok4

带竹字的诗句

一丛萱草,几竿修竹,数叶芭蕉。——宋朝· 石孝友《眼儿媚·愁云淡淡雨潇潇》

见碧水丹山,黄芦苦竹。——宋朝· 宋江《满江红·喜遇重阳》

斑竹枝,斑竹枝,泪痕点点寄相思。——唐朝· 刘禹锡《潇湘神·斑竹枝》

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——清朝· 郑燮《新竹》

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——唐朝· 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

竹篱茅舍,淡烟衰草孤村。——元朝· 白朴《天净沙·冬》

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——宋朝· 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 / 记承天夜游》

庭下如积水空明,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——宋朝· 苏轼《记承天寺夜游 / 记承天夜游》

修竹畔,疏帘里歌余尘拂扇,舞罢风掀袂。——宋朝· 谢逸《千秋岁·咏夏景》

井灶有遗处,桑竹残朽株。——魏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·其四》

竹字在首位的男孩名字
与竹字同音的字
与竹字同部首的字
与竹字同笔画的字
与竹字同五行的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