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〔洛河〕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
◎ 〔洛水〕水名,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,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。古作“雒”。
详细字义
◎ 洛 luò
〈名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各声。本义:水名。指洛水)
(2) 同本义 [Luo River]
洛,洛水,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,东南入渭。——《说文》
(3) 北洛河。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,东南流经志丹、洛川、蒲城等县
(4)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。本作“雒”。如:洛神(洛水女神洛嫔);洛浦(洛水之滨。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)
(5) 洛阳的简称 [Luoyang]
(luò)水名,自古以来被视为神河。取名寓意受上天的眷顾,一生平安幸福。
[①][luò]
[《廣韻》盧各切,入鐸,來。]
“洜1”的今字。
(1)指洛水。
(2)周都邑名。战国秦襄王时改称洛阳县。后亦作洛阳的简称。
(3)春秋时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赤狄的一部分。
(4)竭,干涸。参见“洛澤”。
(5)《洛书》的省称。
(6)通“露”。露水。
(7)通“賂”。赠送。
(8)见“洛洛”。
(9)通“絡”。连络。参见“洛誦”。
(10)通“落”。参见“洛薄”。
(11)姓。明有洛忠。见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·平越》。
[广 韵]:盧各切,入19鐸,luò,宕開一入唐來
[平水韵]:入声十药
[唐 音]:*lɑk
[国 语]:luò
[粤 语]:lok3lok6
[闽南语]:lok8
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——唐朝· 张籍《秋思》
寄语洛城风日道,明年春色倍还人。——唐朝· 杜审言《春日京中有怀》
前经洛阳陌,宛洛故人稀。——唐朝· 王维《送魏郡李太守赴任》
英雄一去豪华尽,惟有青山似洛中。——唐朝· 许浑《金陵怀古》
三年遇寒食,尽在洛阳城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洛桥寒食日作十韵》
桂林风景异,秋似洛阳春。——唐朝· 宋之问《始安秋日》
倦游京洛风尘,夜来病酒无人问。——宋朝· 晁端礼《水龙吟·咏月》
去年上巳洛桥边,今年寒食庐山曲。——唐朝· 宋之问《寒食江州满塘驿》
秋在水清山暮蝉,洛阳树色鸣皋烟。——唐朝· 王昌龄《送狄宗亨》
一自胡尘入汉关,十年伊洛路漫漫。——宋朝· 陈与义《咏牡丹(独立东风看牡丹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