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给家足

首页 / 人给家足
人给家足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rén jǐ jiā zú

释义

给:富裕,充足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。

出处
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准书》:“汉兴七十余年,国家无事,非遇水旱之灾,民则人给家足。”

用法

人给家足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典故
  • 战国时期,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“礼”不满,就另立新学说,主张“非儒”。墨家成员提倡“节用”与“节葬”,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,成员内部互相救助,严守纪律,服从首领,强调加强农业,节省用度,人人饱暖,家家富足
造句

1.非遇水旱,则民人给家足,都鄙廪庾尽满,而府库余财。

2.“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,国家无事,非遇水旱,则民人给家足

3.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,出现了“民则人给家足,都鄙廪庾皆满”的情形。

4.改革开放以来,由于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,如今农村都是人给家足,大步流星奔小康啦!

5.我们知道,西汉盛世的顶峰是汉武帝时期,但被后代史家津津乐道的“七十年间,国家无事,非遇水旱,则民人给家足,都鄙廪庾尽满,而府库余财。 

6.汉兴七十余年,如果不遇到自然灾害,那么一定是“民则人给家足,都鄙廪庾皆满,而府库余货财,京师之钱累巨万。

成语翻译
英语:

All live in plenty.

人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
  • 释义:百其身:自身死一百次。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。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如今工厂本来就人浮于事,还有人千方百计往里调,你说咋办?
  • 释义: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动手的人多。也只人头杂的场合,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足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鼎足三分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高材:才能高;捷足:迈步快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事敏捷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高材:才能高;疾足:迈步快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事敏捷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赛诗会上,才华横溢、行动迅速者均获得优异成绩,高材疾足者均上榜首。
  • 释义:同“高才捷足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才:才能;捷:迅速,快捷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动快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本厂聘请的业务主任,是个高才捷足的优秀人才,对本厂助益良多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