蟠龙卧虎

首页 / 蟠龙卧虎
蟠龙卧虎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当代成语
拼音

pán lóng wò hǔ

释义

踞:蹲或坐。像盘曲的蛟龙,像蹲卧的猛虎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

出处

贾芝《颂歌·万丈高楼从地起》:“蟠龙卧虎高山顶,万丈高楼从地起。”

用法

蟠龙卧虎作谓语、定语;指地势险要。

近义词
蟠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错:交错;节:枝节。树木的根盘屈,枝节交错。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弯曲缠绕。 梁启超 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三节:“不見夫花匠乎?以松柏之健勁,而能蟠屈繚糾之,使如盤、如梯、如牖、如立人、如卧獸、如蟠蛇,何也?自其勾萌莖達之時而戕賊之也。”
  • 释义:回旋展转,无上下左右之状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無所左而無所右,蟠委錯紾,與萬物始終。” 高诱注:“紾,轉也。”
  • 释义:形容树木茂盛青苍。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游白岳山日记》:“崖盡處爲 天門 。崖石中空,人出入其間,高爽飛突,正如閶闔。門外喬楠中峙,蟠青叢翠。”
  • 释义:株:树根。盘曲之木,朽烂的根。比喻无用之材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虎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柙:关猛兽的木笼。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。后多比喻放纵坏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苛政: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;包括政令、赋税等。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文字传抄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做事不认真;不仔细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们做事要小心翼翼的,不要马马虎虎的。
  • 释义:盘:盘旋,弯曲。盘曲的龙,卧居的虎。比喻隐藏的人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