扛鼎拔山

首页 / 扛鼎拔山
扛鼎拔山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gāng dǐng bá shān

释义

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

出处

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又:“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'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'”

用法

扛鼎拔山作谓语、定语;指力大无比。
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raise tripods and pull up mountain

扛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扛鼎:把鼎举起来。抃牛: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。能把鼎举起来,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。形容勇武有力,超越常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承担重任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山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临:到,靠近。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,写送别的情景。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泛称美好山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夕阳西下,只留下一抹晚霞映照着绿水青山
  • 释义:《书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后因以“马入华山”表示天下太平,不再打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。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。亦作“猛虎下山”、“猛虎离山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