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厘千里

首页 / 毫厘千里
毫厘千里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háo lí qiān lǐ

释义
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出处
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故君子慎始也’”

用法

毫厘千里兼语式;作宾语、定语;。

典故

季振宜,字诜(shēn身)兮,号沧苇,汉族,泰兴(今江苏泰兴县)人。顺治四年(1647年)进士。初授浙江兰溪知县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考选浙江道(省、府之间所设之监察区)御史。那时连年大旱,皇帝下罪己诏。季振宜当即上奏,略称:关于用人与行政方面,在将用还未用、将施行还未施行之时,如果差之毫厘,就会失之千里,两者空间微小到不能容纳一根头发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An error the breadth of a single hair can lead you a thousand li astray.

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毫:细毛;发:头发;爽:差错。形容一点不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小兰工作很细心,她所掌握的账目做得毫厘不爽。 
  • 释义: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。指完全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三人的看法毫无二致
  • 释义:形容极其微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细致详尽的剖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古代“分”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。喻指极微细的事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里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鞭辟近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意指深入剖析,使靠近最里层。形容探求透彻,深入精微。同“鞭辟近里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鞭辟:鞭策,激励;里:最里层。形容作学问切实。也形容分析透彻,切中要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非常透彻,真是鞭辟入里,一针见血。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