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厘千里

首页 / 毫厘千里
毫厘千里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háo lí qiān lǐ

释义
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出处

西汉 戴圣《礼记 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:‘正其本,万物理,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,故君子慎始也’”

用法

毫厘千里兼语式;作宾语、定语;。

典故

季振宜,字诜(shēn身)兮,号沧苇,汉族,泰兴(今江苏泰兴县)人。顺治四年(1647年)进士。初授浙江兰溪知县。顺治十五年(1658年),考选浙江道(省、府之间所设之监察区)御史。那时连年大旱,皇帝下罪己诏。季振宜当即上奏,略称:关于用人与行政方面,在将用还未用、将施行还未施行之时,如果差之毫厘,就会失之千里,两者空间微小到不能容纳一根头发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An error the breadth of a single hair can lead you a thousand li astray.

毫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讳言:有顾虑,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。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奥尔德林毫不讳言自己70年代初返回地球后的情况如何糟糕。
  • 释义:毫发:细发和头发;爽:差错。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。也作“毫厘不爽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现在的生意人不可能做到毫发不爽
  • 释义:毫:细毛;发:头发;爽:差错。形容一点不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小兰工作很细心,她所掌握的账目做得毫厘不爽。 
  • 释义: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。指完全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三人的看法毫无二致
  • 释义:形容极其微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里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死伤非常多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,知道得很清楚。也比喻人有预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明:眼睛亮;鉴:洞察。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。形容人料事准确,识见高明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气:气势;吞:吞掉。形容气魄宏大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前程远大。比喻前途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很有才华,升迁也快,真可谓前程万里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