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避水火

首页 / 不避水火
不避水火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bù bì shuǐ huǒ

释义

指不畏凶险。

出处

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,但请尽说不妨,便当不避水火,力为解救,与汝相助。”

用法

不避水火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

不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不偏向任何一方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释义:指事情既然开了头,就索性干到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犹不理不睬。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犹言不三不四,不伦不类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不进野兽窝,不能捉到小野兽。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火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不避艰险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洞若观火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汉刘昆为江陵令,县多火灾,昆向火叩头,多能降雨止风;后为弘农太守。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穴,行旅不通。昆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负子渡河,光武帝闻而异之,以为德政。《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刘昆》:“诏问昆曰:‘前在江陵,反风灭火,后守弘农,虎北渡河,行何德政而致是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姑娘,我清晨想到的第一个人是你,夜晚想到的最后一个人同样也是你,纵然飞蛾扑火我毫不吝啬,可是,路途颠簸你看不见我。
  • 释义:站在对岸观看失火。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。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朋友有难,怎可隔岸观火,置之不理呢?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