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孝节义

首页 / 忠孝节义
忠孝节义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联合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ōng xiào jié yì

释义

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。

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民知有忠孝节义,不知妄作邪为。”

用法

忠孝节义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封建道德准则。

造句

1.本章探讨了元代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。

2.关公为什么在中国老百姓中有那么大的威望,因为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典范。

3.“忠孝节义”是一种美德,是每一个人人格的标准,实际上这里每一个字都蕴涵着“专制”的意义。

4.譬如说,壹本史时书里记载的感情故事,少见了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,多了些忠孝节义的感情。

5.中国人的“忠孝节义”是不讲道理的,就象法律那样不讲人情,是一个僵硬的衡量标准。

近义词
忠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忠心耿耿,仗义行事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忠肝义胆,曾在公安部警卫部队服役;
  • 释义:对国家尽忠,对父母尽孝,两样都做得很好。亦作“忠孝双全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贯:贯通。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。形容忠诚无比。亦作“忠心贯日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。形容忠诚至极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忠:忠于。避:回避。忠于职守,不回避危险,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义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仁:仁爱;义:道义;正义。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中国历史上,英勇无畏、成仁取义的英雄辈出,史可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  • 释义: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语本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;镇定自若;就义: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非常镇静;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许多革命先烈在敌人刑场上,临危不惧,从容就义
  • 释义:原指引用《诗经》中某一篇章的诗句;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。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;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;而不顾全文和原意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这篇文章总体挺不错,你别断章取义,总找些小瑕疵。
  • 释义:舍弃恩德,断绝道义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