毡上拖毛

首页 / 毡上拖毛
毡上拖毛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生僻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zhān shàng tuō máo

释义

毡为毛制,在毡上拖毛,则涩滞难行。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。

出处

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着你去呵,似弩箭离弦,叫你回来呵,便似毡上拖毛。程婴,你则道我不认的你哩!”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三折:“鲁智深窟里拔蛇……宋公明似毡上拖毛。”

用法

毡上拖毛作宾语、定语;指行动难。

毡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毡袜、裹脚、靴子,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。比喻彼此都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毛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佛教语。信心动摇不定,像鸿毛轻飘浮动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雪鬓霜鬟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雁飞过也要拔下毛来。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;利用手中权力来攫取利益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。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。
  • 释义:泰山:山名,在山东省,主峰海拔1524米;鸿毛:大雁的毛。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,指双重价值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