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民同乐

首页 / 与民同乐
与民同乐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ǔ mín tóng lè

释义

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
出处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·庄暴见孟子》:“今王四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”

用法

与民同乐作谓语、定语;指地位高的人。

典故
  • 战国时期,齐宣王在宫中宴请孟子,问孟子道德高尚的人是否要与民同乐。孟子说:“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,百姓就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。国君与天下百姓同忧同乐,天下一心无人可敌。”齐宣王认为孟子言之有理
造句

1.此外,“充实之谓美”还具有“与民同乐”的社会内涵。

2.为什么只有道德水平高的人才能乐、而其他人却不能呢?孟子的解释是,贤者能与民同乐,故他本人能获得快乐;

3.这里一年一度的“莫朗钦莫”节已成为神与人、僧与民同乐同庆的美好日子。

4.下篇中孟子进一步论述了“与民同乐”和“与民为敌”的区别:前者就是君王在快乐的同时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;

近义词
与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与世沉浮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;断绝来往。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乐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家人欢聚一堂;亲密友爱的乐趣。天伦:指父子、兄弟、夫妻等亲属关系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男人固然要对工作负责,却也要有职业道德,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,但不要做工作的奴隶,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快乐地和家人在一起,享受生活很重要,记得不定时地和你们妻子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天伦之乐
  • 释义: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。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俗话说,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。
  • 释义:忧虑在天下人之先,安乐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  • 造句: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用先忧后乐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。
  • 释义:怏怏:形容不满意的神情。心中郁闷,很不快活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他还在为考试的事怏怏不乐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