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音绕梁

首页 / 余音绕梁
余音绕梁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主谓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ú yīn rào liáng

释义

余音: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。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。形容歌声、乐声高亢、悦耳;使人经久不忘。

出处

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汤问》:“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
用法

余音绕梁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典故
  •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,韩国人。一次她经过齐国,因路费用尽,便在齐国都城(临淄,今属山东)的雍门卖唱筹资。韩娥声音清脆嘹亮,婉转悠扬,十分动人。这次演唱,轰动全城。唱完以后,听众还聚在雍门,徘徊留恋,不肯散去。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,请她再来演唱。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,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。哭声悲伤凄楚,附近居民,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。由于韩娥的歌声,婉转动听,唱完以后两三天,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,在屋梁间缭绕飘荡,一连三天,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。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,立刻派人去追,苦苦挽留。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,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。听众很高兴,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。 《列子·汤问》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。从此,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,余音不绝,就常用“绕梁三日”来比喻。
造句

1.听完他的小提琴演奏,让人觉得余音绕梁,意犹未尽。

2.良宵乐曲真美,现在还觉得余音绕梁

3.惊涛过后什么都不见了,只剩下余音绕梁在心间回荡。

4.哼唱出不解却幸福满满的曲调,余音绕梁,荡漾在心田。

5.小妞一曲唱完了,但她美妙的歌声却余音绕梁,使人久久沉浸其中。

6.音乐家的演奏结束了,但那动人的旋律仍不绝于耳,仿若余音绕梁,令人回味无穷。

7.余音绕梁,不绝于耳,唱响于我们心中。

8.有的声音虽然高亢,却似余音绕梁

9.老歌依然,余音绕梁未逝。

10.老师才华横溢地独唱,真所谓余音绕梁啊。

近义词
反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.

俄语:

звучáть в пáмяти

余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。同“死灰复燃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语出《列子·汤问》:“(韩娥)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后因以“余声三日”形容乐声余韵无穷,不绝于耳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。卫国之法,窃驾君车者罪刖。弥子瑕母病,人间往夜告弥子,弥子矫驾君车以出,君闻而贤之口:‘孝哉,为母之故,忘其刖罪。’异日,与君游于果园,食桃而甘,不尽,以其半啖君,君曰:‘爱我哉,忘其口味,以啖寡人。’及弥子色衰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梁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无中生有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振作精神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作为中国人,就要竖起脊梁,干出个样子来,绝不能低三下四、丧权辱国。
  • 释义: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造句:中国强硬派们肯定会对印度媒体的小丑跳梁行径笑掉大牙。
  • 释义: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余音绕梁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