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九之厄

首页 / 阳九之厄
阳九之厄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yáng jiǔ zhī è

释义

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;厄:灾难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

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予遭阳九之厄,百六之会,枯旱霜蝗,饥馑荐臻。”

用法
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阳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文艺要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,广大群众熟悉的是“下里巴人”,但也需要阳春白雪
  • 释义:指男女欢爱之事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儒:儒家;释:佛家。表面是儒家,骨子里是佛家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厄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(孔子)在陈绝粮,从者病,莫能兴。子路愠,见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子曰: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’”后因以“在陈之厄”指饥贫等困境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厄:灾难。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,断绝粮食的事。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乘:趁;厄:苦难。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抵:触;瑕:瑕疵,缺点;陷:攻破;厄:迫害。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矜:怜悯。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。
  • 色彩:褒义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