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方之志

首页 / 四方之志
四方之志
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拼音

sì fāng zhī zhì

释义

志:志向。指远大的志向。亦作“志在四方”。

出处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子有四方之志,其闻之者,吾杀之矣。”

典故

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,受到齐桓公厚待,便安于现状,其妻鼓励他胸怀大志去开创自己的事业。后以“四方之志”表示远大的志向。

四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。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。
  • 释义:“四海”指天下,全国。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全中国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分散零乱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四海:代指全国各地。飘零:比喻遭到不幸,失去依靠,生活不安定。指到处飘泊,生活无着。
志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心里很专一;注意力集中。致:极尽;志:心意;志趣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,不能三心二意。
  • 释义:指安下心来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博:广博;闻:传闻;志:记住,记忆。指见闻广博,记忆力强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博:广;笃志:志向专一。广泛学习,意志坚定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