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昭之心

首页 / 司马昭之心
司马昭之心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五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5字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ī mǎ zhāo zhī xīn

释义

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
出处

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》:“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”

用法

司马昭之心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典故
  • 司马懿杀了曹爽,掌握了魏国实权。他死后,他儿子司马师又掌了权。司马师对反对他的大臣大开杀戒,废除了魏少帝曹芳,改立曹髦。对不服从的地方势力东征西讨。司马师死后,他弟弟司马昭做了大将军。司马氏父子三人,一个比一个厉害,一个比一个专横。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。有一天,曹髦对三个近臣说:“司马昭的野心,过路人都知道了,我不能再忍受了。今天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。” 从怀里掏出一道写好的诏书,扔在地上,说:“我已经下了决心,就是拼个死也不怕。”说完他进宫去了。这三个近臣当中,有两个人马上溜出去向司马昭报信。当二十岁的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,吵吵嚷嚷的从宫里杀出来,就被司马昭的人马保围。曹髦最后被杀。
近义词
司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路人:路上的人,指所有的人。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五代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司马称好。”徐子光集注:“(后汉司马徽)口不谈人之短。与人语,莫问好恶,皆言好。有乡人问徽安否,答曰好。有人自陈子死,答曰大好。妻责之曰:人以君有德,故相告,何忽闻人子死,便言好!徽曰:卿言亦大好。”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,事理不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对孑然一身、孤立无援的感叹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,无计可施。形容国库空虚,财政拮据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司空:古代官名。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心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包藏:暗藏;祸心:害人之心。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;怀着害人的意图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的政敌们对他发起攻击,显然包藏祸心,图谋不轨。
  • 释义:碧血:血化为碧玉;后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;丹心:忠心。形容满腔热血;无限忠诚之心。也作“丹心碧血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每个有志青年,都应怀揣碧血丹心,立志报效祖国。
  • 释义:别:独特的;具:具有;匠心:巧妙的心思。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。也作“独具匠心”、“匠心独运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这部电影的画面和色彩处理相当出色,处处展现出别具匠心的创意。
  • 释义: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为孩子取华文名,看似小事一桩,实则背后别有用心,深藏寓意。
  • 释义:见“恻隐之心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