豕而负涂

首页 / 豕而负涂
豕而负涂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偏正式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ǐ ér fù tú

释义

豕:猪;涂:泥。猪背上有泥。比喻极为污秽

出处

《周易·睽》:“睽孤,见豕负涂。”王弼注:“豕而负涂,秽莫过焉。”

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豕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待人没有礼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狼狈逃窜貌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《吕氏春秋 察传》载有“己亥”误作“三豕”的故事。晋葛洪《抱朴子 遐览》:“书字人知之,犹尚写之多误。故谚曰:书三写,鱼成鲁,虚成虎。此之谓也。”后以“豕亥鱼鲁”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豕:猪;突:猛冲。象猪那样冲撞,象狼那样奔跑。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,到处搔扰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比喻支离破碎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涂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擿埴:敲地;索:探求;涂:道路。指盲人用杖点地探求道路。比喻暗中摸索,事不易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,然终究同归于一。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①同“曳尾涂中”。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盲人以杖点地,探索道路。喻盲目的行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指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。亦作“出处殊途”。
"豕而负涂"相关的名字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