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突西施

首页 / 唐突西施
唐突西施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动宾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常用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近代成语
拼音

táng tū xī shī

释义

唐突:冒犯。西施:春秋时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比喻为了突出丑的,而贬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

出处

梁启超《诗话》:“更会串一戏,曰《易水饯荆卿》,其第一幕‘饯别’内,有歌四章,以《史记》所记原歌作尾声,近于唐突西施,点窜《尧典》。”

用法

唐突西施作谓语、定语;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。

典故
  • 东晋初年,很有名望的尚书仆射周顗为人特别谦虚。人们总喜欢把他与当时同样有名望的尚书令乐广相提并论,说他们两人都是才学过人、德高望重。周顗谦虚地说:“把我与他相比,是亵渎了他,那是刻画无盐、唐突西施了。”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be impudent to a good man

唐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时美女。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贬低了美的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唐虞:唐尧、虞舜,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。旧指上古政治清明,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。
  • 释义:临:摹仿字画;帖:书法、绘画的范本。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,脱胎变化而成。比喻善临摹,少独创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规模宏伟,气势盛大。也用于贬义,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施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乐、好:喜欢;愿意;善:做好事;施:施舍。乐意做好事;喜欢施舍。形容慷慨解囊;乐于助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研究表明,乐善好施的人有着更大的与理解他人信仰相关的区域。
  • 释义:犹言倒行逆施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〖释义〗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,乐于慷慨解囊,急公好义。
  • 释义: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。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。兼施:同时施展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不管敌人怎样威胁利诱,软硬兼施,方志敏同志始终不屈,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。
  • 释义:称:通“秤”,计重;施:给予。根据物品的多寡来平均分配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