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兼肉

首页 / 食不兼肉
食不兼肉

  • 色彩
    中性成语
  • 结构
    紧缩式成语
  • 程度
    一般成语
  • 字数
    四字成语
  • 形式
    ABCD式的成语
  • 年代
    古代成语
拼音

shí bù jiān ròu

释义

吃饭不用两道肉食。谓饮食节俭。

出处

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昔晋国若奢,文公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兼肉,无几时,人皆大布之衣,脱粟之饭。”

用法

食不兼肉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。

近义词
成语翻译
英语:

not to take a second course of meat

食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释义:《史记 封禅书》:“文成(少翁)食马肝死耳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案:《论衡》云:‘气热而毒盛,故食走马肝杀人。’”又《汉书。儒林传 辕固》:“辕固,齐人也。以治《诗》孝景时为博士,与黄生争论于上前……于是上曰:‘食肉毋食马肝,未为不知味也;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食不兼肉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见“食不二味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谓生吞活剥,不善灵活运用。
  • 色彩:贬义成语
  • 释义:同“食不二味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肉字结尾的成语
  • 释义:指肌肤细嫩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比亲人还要深厚。亦作“情逾骨肉”、“情愈骨肉”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造句:他和我情同骨肉,结成了生死之交。
  • 释义:逾:超过;骨肉:比喻至亲。形容感情极其深厚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  • 释义:刀俎:刀和刀砧板,宰割的工具。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,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。
  • 色彩:中性成语
"食不兼肉"相关的名字
up